Latest case

2025年中国风电设备行业现状深度调研分析及发展前景预测

  福建用户提问:5G牌照发放,产业加快布局,通信设备企业的投资机会在哪里?

  四川用户提问:行业集中度不断提高,云计算企业如何准确把握行业投资机会?

  河南用户提问:节能环保资金缺乏,企业承受能力有限,电力企业如何突破瓶颈?

  在近期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上,100多个国家提交新的国家气候行动计划和承诺。我国也正式宣布新一轮国家自主贡献目标:到2035年,非化石能源消费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达到30%以上,风电和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2020年的6倍以上,力争达到36亿千瓦。

  在近期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上,100多个国家提交新的国家气候行动计划和承诺。我国也正式宣布新一轮国家自主贡献目标:到2035年,非化石能源消费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达到30%以上,风电和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2020年的6倍以上,力争达到36亿千瓦。

  在全球能源结构向清洁化、低碳化转型的浪潮中,风力发电设备行业作为可再生能源领域的核心支柱,正经历从技术突破到商业模式革新的全方位变革。从陆地到海洋,从单一发电到综合能源系统,风电产业不仅承载着全球碳中和目标的关键使命,更成为推动能源革命与产业升级的重要引擎。中国风电设备行业已形成完整的产业生态,市场规模持续扩大,技术迭代加速,应用场景不断延伸,正步入高质量、精益化发展的新阶段。在“双碳”战略与全球能源转型需求的双重驱动下,风电设备行业正从规模扩张转向价值提升,从政策依赖转向市场主导,成为全球能源转型的核心参与者与引领者。

  风电设备是将风能转化为电能的关键装置,主要包括风轮、发电机、塔架、控制系统等核心部件。根据技术路线可分为水平轴和垂直轴风机,按应用场景分为陆上、海上及离岸机组。其产业链涵盖上游原材料(如钢材、碳纤维)、中游整机制造及下游风电场运营。

  据中研产业研究院《2025-2030年中国风电设备行业发展前景预测与深度调研分析报告》分析:“十四五”以来,我国风电产业发展迅速,实现高质量跃升。截至目前,我国风电装机规模连续15年稳居世界第一,正进入年均新增装机1亿千瓦以上的新阶段。与此同时,我国风电整机企业加快“走出去”步伐,已实现对57个国家的机组出口,7家整机商已在海外建厂或正在推进建厂计划。

  当前,风电设备行业的技术发展呈现“大型化、智能化、高效化”三大特征。陆上风电领域,大容量机组成为主流,高塔筒设计与长叶片技术显著提升发电效率,通过空气动力学优化与自适应控制技术,风机年利用小时数大幅增加。海上风电方面,漂浮式平台技术突破水深限制,推动风电场向深远海延伸,单机容量持续攀升,部分示范项目已实现商业化并网。技术迭代的核心逻辑在于通过提升单机发电效率摊薄全生命周期成本,增强风电在能源市场中的竞争力。

  随着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的深入推进,风电行业从“政策驱动”转向“市场驱动”,竞争焦点从“发电能力”转向“发电价值”。行业已形成覆盖原材料供应、装备制造、运营服务的完整生态,上游钢铁、稀土及复合材料企业通过技术升级,为中游风机制造提供高强度叶片、永磁发电机等关键部件;中游企业依托首台套政策支持,突破大兆瓦级直驱技术、变桨系统国产化等瓶颈;下游运营端则通过数字化运维、绿电交易等模式创新,提升项目收益率。

  风电行业正经历从规模扩张到效率提升的技术跃迁,核心零部件国产化进程加速。叶片制造中,碳纤维等新材料的应用显著减轻重量、提高抗疲劳性能,推动风机向更大叶轮直径迈进;控制系统作为风电机组的“大脑”,正快速向智能化方向发展,自适应功率调节、智能故障诊断等功能显著提升发电效率与可靠性。

  运维环节,数字化与智能化技术深度融合。无人机巡检、AI故障预测等手段的应用,使运维成本显著降低,设备可靠性大幅提升。这种预防性维护模式正在重塑行业服务标准,推动运维市场从成本中心向价值创造中心转型。同时,产业链协同创新能力不断增强,上游材料企业与中游整机厂商联合攻关,突破了碳纤维叶片、永磁发电机等关键技术瓶颈,形成“材料—部件—整机—运维”的全链条创新体系。

  然而,部分核心部件仍存在技术短板。轴承等高端零部件领域,国际巨头仍占据主导地位,国产轴承在材料冶金、热处理工艺及寿命可靠性方面与国际领先水平存在差距。此外,漂浮式风电基础结构、深远海输电等前沿技术尚处于示范阶段,需进一步突破工程化应用瓶颈。

  从技术突破到市场重构,中国风电设备行业已奠定全球领先地位,但也面临产业链协同深化、新兴市场开拓与技术路线迭代的多重挑战。当前,行业正处于从“量的积累”向“质的飞跃”转型的关键期:陆上风电需通过智能化与低成本化巩固竞争优势,海上风电需突破深远海开发技术瓶颈,国际市场需平衡本土化布局与贸易壁垒风险。未来五年,技术创新、政策引导与市场需求将共同驱动行业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而产业链各环节的协同升级与全球化布局,将成为决定企业竞争力的核心要素。

  海上风电因资源丰富、发电效率高而受到政策倾斜和资本青睐,各大企业纷纷布局产业链,从设备制造到海上施工再到运维服务,形成完整的产业生态。漂浮式风电技术的突破将进一步打开深远海开发空间,推动海上风电向更远、更深海域延伸。分布式风电则凭借安装灵活、对电网冲击小的优势,在城市和乡村地区快速普及。我国农村地区风能资源丰富、分布广泛。在农村地区充分利用零散土地,因地制宜推动风电就地就近开发利用,对于壮大村集体经济、助力乡村振兴,促进农村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意义重大。在农村地区,“千乡万村驭风计划”等政策推动下,一批示范项目正在落地,为乡村振兴注入绿色动力。

  展望未来五年,中国风电设备行业将迎来高质量发展期,市场规模持续扩大,技术水平不断提升,产业生态日趋完善。技术突破方向聚焦于超大容量与材料革命,风机单机容量持续突破,漂浮式风电基础结构创新推动风电场向更深海域延伸;智能化运维与数字化技术深度融合,AI故障预测、数字孪生平台等将成为行业标配,推动运维成本进一步下降;新材料研发助力设备减重增效,碳纤维、高强度钢等应用比例不断提高。

  市场结构方面,海上风电装机容量占比将显著提升,成为增长新引擎;分布式风电在乡村与城市园区的应用规模化,形成“集中式+分布式”协同发展格局;国际市场份额持续扩大,中国技术与标准通过“一带一路”项目输出,成为全球风电设备制造与应用的核心力量。

  产业链协同将进一步深化,形成从原材料到整机制造、从运维服务到退役回收的全生命周期管理体系。同时,风电与光伏、储能、氢能等能源形式的融合创新加速,“风光储氢一体化”项目推动风电从单一发电向综合能源服务商转型,为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提供支撑。

  想要了解更多风电设备行业详情分析,可以点击查看中研普华研究报告《2025-2030年中国风电设备行业发展前景预测与深度调研分析报告》。

  3000+细分行业研究报告500+专家研究员决策智囊库1000000+行业数据洞察市场365+全球热点每日决策内参



Categories

Contact Us

Contact: 凯发旗舰厅·(中国)凯发集团

Phone: 13636810965

Tel: 0769-57610104

E-mail: 64658909@qq.com

Add: 广东省东莞市虎门寨第三工业区145号凯发旗舰厅·(中国)凯发集团大厦34号